位于非洲中部的加蓬,橫跨赤道,森林覆蓋率近90%,資源稟賦得天獨厚,被譽為“赤道線上的綠金之國”。據估算,加蓬森林面積約2300萬公頃,可開采林地面積1900萬公頃,全國400余種商業樹木,原木儲量4億立方米。寶貴的林木資源為加蓬經濟發展提供重要動力,目前木材產業已是該國第 二大出口行業。近年來,中國企業積極助力加蓬木材產業發展,助力當地經濟增長和民生改善。
不斷提升產業貢獻率
赤道線上的陽光穿過林冠,金色的葉影在地面上跳躍,樹梢不時傳來鳥鳴。置身天然大氧吧,空氣中也多了幾分清香。
這里既有奧齊戈、奧坎、大瓣蘇木等木材,還有非洲雞翅木、沙比利、非洲紅花梨、高山巴花等珍稀樹種,像一串串寶石鑲嵌在無垠的林海中,成為加蓬木材寶庫的重要儲備。例如,奧庫梅木,作為一種不規則紋理、與桃金娘(一種珍貴的熱帶和亞熱帶植物)香氣相調和的木材,近20年來已成為全球行業收藏家的新寵。數據顯示,加蓬奧庫梅木的蓄積量為1.3億立方米,居世界第 一位。2024年,奧庫梅木約占加蓬木材產量的58%,整體原木產量達400萬立方米。
近年來,加蓬政府不斷出臺政策措施,加大對木材加工業的扶持力度,加蓬成為非洲第 一、全球第 二的木皮單板加工出口國。根據加蓬河泊、森林、海洋、環境、氣候計劃和土地規劃部(以下簡稱“水森部”)的統計數據,加蓬2024年木材行業占到出口總額的7%,貢獻了加蓬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木材行業總營收從2014年的1840億中非法郎(1美元約合565中非法郎),躍升至2022年的7040億中非法郎。在加蓬非石油類產品出口中,木材位居榜首。加蓬的木材產量不斷增加,預計到2025年底,木材產量將較2024年增長近50%。目前,加蓬木材產業相關從業人員達7萬多人。
積極拓展加工產業鏈
為保護森林資源,加蓬早在2010年就全面禁止原木出口,并修訂森林法,規劃林地采伐周期為25年,為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制度基礎。加蓬政府持續推進FSC(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促進木材產業的精細化管理。同時,推出國家追蹤系統,從2023年開始,實現從砍伐到出口的全程可追溯。
今年,木材加工產業鏈條不斷拓展延伸。2022年鋸材產量逾129.8萬立方米、單板近58.9萬立方米、膠合板達12.6萬立方米,相較于2010年分別增長275%、199%、76%。在位于首都利伯維爾北部的恩考克經濟特區,加工后的木材年出口量達到1.75萬標箱,是2018年的2.6倍。恩考克經濟特區成立于2010年,占地1126公頃,是加蓬的第 一個經濟特區及非洲第 一個低碳經濟特區。經過多年發展,這個涵蓋多產業的綜合工業園區,已成為非洲的木材產業聚集中心。特區已吸引包括中企在內的近150家企業入駐,2024年有5家木材廠在此新建投產。
恩考克經濟特區通過“原木認證與追溯系統”平臺,對所有進入的原木進行條碼追蹤,記錄GPS采伐位置,以確保100%木材合法可溯。這一系統在2021年獲得歐盟認可,證明其滿足EUTR(歐盟木材法規)標準。這種認證體系的推進,讓加蓬木材在國際市場更具可信度和競爭力。
中企助推“綠金蝶變”
中國與加蓬不斷深化木材產業合作,早已超越單點投資。雙方合作以恩考克經濟特區為核心,形成了“資本—技術—生態”的產業發展合作路徑,使加蓬的“綠金”不只是資源,更是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目前,已有30多家中企參與恩考克經濟特區建設,業務覆蓋旋切單板、膠合板、家具制造、循環利用等多個環節。
2019年建廠的晨特國際加蓬分公司,是園區內規模最 大的中國企業之一,該公司專注于膠合板和木皮生產。記者采訪時看到,工廠車間機器轟鳴、井然有序,一根根粗大的奧庫梅原木在旋切機上飛速轉動,片片木皮如蟬翼般被剝離而。“這種加蓬特有的樹種生長快、質地軟,適合加工,受到海外市場歡迎。”該企業負責人王英杰介紹,公司每月出口約200個集裝箱產品,主要銷往歐美和亞洲。良好的原材料儲備、稅收政策和港口物流優勢,是吸引他們在此設廠的重要原因。
寧波巴紅木業是最早入駐園區的中國企業之一,主要生產家具板材和實木地板等。走進巴紅木業的倉庫,這里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木材——高達45米的奧坎、紋理粗獷的非洲菠蘿格、色澤鮮紅的紅花梨……“這些木材主要應用于高端家具和地板市場,國內外需求旺盛。”該公司基地經理郭盛介紹,自2014年在加蓬投資建廠以來,已建成4000畝生態產業園,為當地創造了數百個就業崗位,企業還獲得國際認證,展現出中企綠色運營能力。
當地媒體《新加蓬報》報道說,得益于中企帶來的投資和技術,加蓬的木材產業迎來了真正的“綠金蝶變”。加蓬水森部前部長李·懷特表示,通過與中企加強合作,加蓬的木材加工能力顯著提高,木材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貢獻率將進一步提升。加蓬促進投資部部長姆巴丁加表示,中企積極助力加蓬木材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改善,加蓬愿同中國繼續深化合作,努力抓住中國市場機遇,實現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