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一列滿載76個標箱、1833.23噸樟子松板材的“齊魯號”中歐班列,從俄羅斯卡拉布拉發運,經滿洲里入境,僅用13天便順利抵達臨沂國際陸港鐵路海關監管中心,這也是臨沂今年迎來的第57列進口木材專列。
作為全國最 大的膠合板生產與貿易基地之一,臨沂憑借“中國板材之都”的產業優勢,正以中歐班列為紐帶,構建起高效、低成本的木材進口與產業發展新格局,為地方經濟騰飛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木材是臨沂板材產業的核心原材料,而俄羅斯西伯利亞地區因與中國距離近、木材資源豐富,成為臨沂木材進口的首 選來源地。此前,依賴陸海聯運方式進口木材,全程至少需45天,漫長的運輸周期不僅增加了木材損耗風險,也制約了企業生產計劃的靈活調整。
中歐班列的常態化運行徹底改變了這一局面。截至目前,臨沂已開通6條中歐班列線路,依托“一次申報、一次檢驗、一次放行”的便利政策,將木材運輸時間壓縮至海運的三分之一,15天內即可完成從俄羅斯產區到臨沂廠區的全程運輸,大幅降低了運輸損耗,為企業保障原材料供應、提升生產效率提供了關鍵支撐。
除了提升物流效率,臨沂海關還針對中歐班列進口木材的運費結算特點,推出精準化稅收優惠舉措,助力企業減輕納稅負擔。按照常規流程,班列進口運費需一次性支付境內外全程費用,而臨沂海關創新采用“境內運費扣減”模式——在征稅環節,先將境內鐵路運輸費用從完稅價格中扣除,再計算應繳稅款,直接降低了企業的納稅基數。
在中歐班列的強力賦能下,臨沂木材進口與板材產業實現了跨越式增長。今年1-8月份,臨沂通過中歐班列專列運輸木材達57列,8486標箱,同比增長分別為50%、54.45%;貨值攀升至1.61億元,同比增長40.86%。高效的物流通道與實惠的稅收政策,讓進口木材真正從“原材料”變身帶動產業發展的“木財”,不僅為臨沂本地板材企業提供了穩定、低成本的原材料供應,還吸引了周邊地區相關企業集聚,助力臨沂打造成為區域性木材進口集散地和山東最 大的木材國際交易市場。
如今,依托中歐班列構建的“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物流網絡,臨沂“中國板材之都”的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從原材料進口到產品加工、貿易出口的全產業鏈布局不斷完善,為臨沂經濟高質量發展開辟了廣闊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