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觀點頻道
安嵐
一張紅木雙人床報價能差2.7萬元,利潤全靠材質摻假;所謂“小葉紫檀”手串,不過是血檀冒充;號稱權威的“國檢證書”竟是批量購買所得……近期,媒體曝光紅木商品市場亂象,令人震驚。
按國家規定,紅木家具專指以國標紅木為主要材質的家具,即符合國標《紅木》(GB/T 18107-2017)的5屬8類29個樹種。紅木家具以其獨特的藝術韻味,實用與加收藏的多重屬性,在消費市場里一直頗受歡迎。
由于紅木家具稀缺、價格較高,一些商家動起了歪心思,利用消費者對紅木相關專業知識的陌生,通過“注水”科普、混淆原產地等手段,誆騙消費者購買摻假紅木家具,嚴重違背誠信經營原則。這種做法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更觸碰到法律紅線,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
紅木市場假貨橫行離不開“權威證書”造假的推波助瀾。據媒體報道,商家手持的紅木“權威證書”竟是批量購買的商品。造假證書的“鑒定機構”甚至能針對商家銷售商品的話術,對證書的品類、材質等進行“全方位”調整,價格低廉帶有獨立編碼的證書可供線上線下各渠道使用……如此亂象,無疑是對整個行業信用體系的侵蝕。
誠信是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石,誠信底線不容踐踏。相關部門要加大執法力度和懲治力度,對生產、銷售進行全鏈條監督,嚴厲打擊銷售摻假紅木家具、偽造證書等違法行為,讓心存僥幸的商家望而卻步。據悉,近日仙游縣已成立聯合調查組,組織市場監管、公安、工藝美術中心等部門,對報道中涉及的商家開展調查。目前,市場監管部門已查封涉嫌造假的證書及產品,并依法立案調查;公安機關已對涉嫌偽造證書的當事人予以控制。后續相關部門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惟有讓法律長出牙齒,讓誠信成為行業底線,方能維護好市場秩序,促進紅木行業良性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