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利用林業、竹子和高價值木材加工來加強與所羅門群島的聯系,這是“一帶一路”木材、林業和竹子外交的最新例證。
與此同時,包括所羅門群島首席林務官克里斯蒂娜·加布瓦伊在內的11名林業官員已從中國返回,參加了由中國設立的為期兩個月的強化培訓項目,旨在提升所羅門群島的下游加工能力。
加布瓦伊告訴《中國日報》:“所羅門群島的森林覆蓋率約為90%,該國大部分收入來自伐木,下游產品的開發有限。” 雖然伐木仍然是所羅門群島最大的出口產品,但不可持續的做法已引起當地社區的擔憂。“我參加這次研討會是因為所羅門群島政府認識到這次培訓的重要性,”她說。“在這里,我獲得了新的理念和技能,包括如何將木材轉化為增值產品。”
該項目于5月至7月舉行,包括對浙江省和河南省的實地考察,學員們在那里學習了中國的林業經濟、管理策略和木材產業供應鏈。實地考察和文化游覽讓學員們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國與森林之間不斷變化的關系。
“我們了解了中國從狩獵社會到農耕社會,再到工業化的發展歷程,而工業化帶來了森林砍伐和土地退化,”加布瓦伊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對我來說很新穎,它完美地概括了林業,”她告訴《中國日報》。“林業就是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全球超過30%的林產品供應鏈將直接受到中國產業的影響,涵蓋全球林產品種植、生產、制造和分銷的各個環節。
所羅門群島代表團與中國專家就推進太平洋地區綠色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議題包括打擊非法采伐、推廣社區共管模式、發展林下經濟以及建立災害預警系統。
盡管加布瓦伊受到中國技術進步和綠色能源倡議的啟發,但她也承認,將這些經驗應用于國內仍面臨挑戰。“鑒于我們的國情,所羅門群島是一個小國,我們缺乏足夠的基礎設施,”她說道。“我們不僅可以依賴木材產業,還可以發展生態旅游,”加布瓦伊說道。 “但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和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