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今年5月,芬蘭的原木價格達到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水平。尤其是松木和樺木紙漿原木的立木銷售量均刷新了自1995年有統計數據以來的歷史峰值。
根據芬蘭自然資源研究所(Luke)的數據,今年1月至5月,芬蘭原木貿易總量同比增長8%,較五年平均水平高出23%。然而,盡管市場價格活躍,但5月芬蘭原木整體交易量仍是低于去年同期的14%,但比近5年的平均水平高出15%。
具體各類材種價格的漲幅程度不一。例如,云杉和松木原木平均價格環比今年4月增長了1%;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7%和9%。而樺木原木則是同比增長了4%。
紙漿材方面,松木和樺木紙漿原木價格環比4月上漲1%到2%,對比去年同期增長10%到11%。目前,這兩類紙漿原木的價格創歷史新高,而云杉紙漿原木價格則與2007年的實際價格記錄持平。
出口市場方面,2025年前5個月,芬蘭對中國木材出口總量腰斬,累計進口量僅為16.22萬立方米,相較去年同期暴跌51.1%,市場收縮程度顯著;累計進口金額3815萬美元,較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47.8%。
從月度數據來看,1-4月中國進口芬蘭木材同比降幅均超50%(1月-56.6%,2月-59.7%,3月-61.3%,4月-50.2%),顯示需求極度萎靡。然而,5月進口情況成為轉折點。該月芬蘭對中國木材出口達到3.48萬立方米,同比小幅增長1%,實現自2024年10月以來的首次同比正增長。同時,該月的進口金額也收窄至-2.9%。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口量額雙雙暴跌的背景下,平均進口單價卻從2024年同期的221美元/立方米攀升至235美元/立方米,同比增長6.6%。盡管5月首次出現同比下降,進口單價有所回調,但235美元/方的年均價仍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總體上看,2025年前5個月,芬蘭木材出口至中國遭遇“腰斬式”下跌,主因或是中國房地產持續低迷、港口存量庫存高企及供應鏈調整等。值得關注的是,5月進口量同比由負轉正、金額降幅急劇收窄,這是否意味著市場已觸及階段性底部,下半年進口規模同比降幅又能否持續收窄,甚至可能恢復微弱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