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北美黑胡桃木的市場行情頗為復雜,價格總體處于高位企穩,不同品質和規格的價格差距較大。北美黑胡桃本就稀缺,而當前中美貿易關稅問題導致其進口成本驟增,未來價格可能還要上躥。
價格呈現清晰的梯度分布
美國黑胡桃原木基準價穩定在3,500元/立方米以上,經鋸切、干燥、刨切等深加工后,板材價格實現5,000-19,000元/立方米的價值躍升。
FAS級板材作為行業標桿,4/4″規格主流報價維持在14,000-15,000元/立方米區間,而同等級4/8″厚板在廣東市場已突破19,000-20,000元/立方米,厚度增量帶來近40%的價格溢價。
這種規格溢價源于加工環節的出材率差異——板材在開板、干燥中的損耗率,決定黑價格與木材規格、等級密切相關:
板面寬度每增加10厘米,原料利用率可能下降18%-22%,價格通常呈現15%-25%的階梯式遞增。
厚度增加,價格漲幅呈“加速曲線”,以4/4″與4/8″規格為例,后者價格高出近40%;12/4″較8/4″再提升25%-35%,整體較4/4″溢價可達80%-100%。
板材等級同樣給溢價賦能,普1級較普2級溢價20%-30%,FAS級(特選級)較普1級溢價30%-50%。
此外,板材紋路也影響著價格。具備完美山紋、水波紋等稀缺紋理特征的高等級板材,其價格區間已上探至18,000-28,000元/立方米,充分印證了美學價值在實木材料定價中的權重提升。
長期走勢呈現剛性上漲特征
資源端約束日益凸顯——北美黑胡桃50年以上的自然生長周期,疊加環保政策導致的采伐量管控,使得原料供給呈現不可逆的收縮態勢。
而在需求端,則呈現出持續擴張的態勢,國內中高端家具市場年均增速保持8-10%,其中客廳家具、實木餐桌等品類對黑胡桃木的消費占比超過35%。
這種供需失衡在定制化領域尤為明顯,非標尺寸、特殊紋理的訂單往往需要提前6-8個月預訂,進一步加劇結構性短缺。
2025年即將實施的關稅政策成為市場變數。中美關稅戰,直接導致進口成本翻倍增長。盡管當前市場仍以消化庫存為主,但部分渠道商已啟動試探性提價,廣東、江浙等主銷區部分規格板材出現5-8%的漲幅。
通常而言,這種成本傳導存在滯后效應,預計2025年第二、三季度將迎來價格體系的全面重構,價格在波動中呈現持續上漲。在Deepseek構建的黑胡桃未來三年預測模型中,全規格價格年復合增長率將上漲12%-20%,FAS級4/4″將突破2000元/立方米,特殊紋理的FAS級更將上漲22%-25%,4/4″突破30000元/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