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下半年洪澇導致泰國南部主產區(如宋卡、洛坤府)原木采伐量銳減,運輸道路損毀、物流成本飆升(預估漲幅超20%),疊加冷季恢復緩慢,形成“采伐-運輸”雙重瓶頸。
雖然泰國在冷季(11月-次年2月)橡膠木采伐活動得到了逐步恢復,但洪災的后續影響及運輸瓶頸仍嚴重制約橡膠木的供應。初步預計減產將持續至2025年底?。
據泰國方面消息稱,泰國加工廠原木庫存已跌破安全線(部分工廠僅剩1-2個月原料),被迫將訂單交付延至2025年4月,部分企業暫停接單以以緩解交付壓力。
中國作為泰國橡膠木最大進口國(占其出口量80%),受此影響明顯。在去年的第四季度,我國從泰國進口橡膠木環比下降了19%,同比下降了9%;今年一季度繼續下滑,預估僅有85萬-90萬立方米,環比去年四季度再降15%-21%。進口量的下降帶來的是進口價格的上升。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泰國橡膠木進口均價(CIF)預計達270-275美元/立方米,環比去年四季度(253美元/立方米)上漲7%-9%,同比去年一季度(244美元/立方米)上漲10%-13%?。
在國內港口如廣州港,AA級指接板到港價突破4700-4800元/立方米,較去年年底上漲約50-100元/立方米?,創近五年新高。
同時,在市場調查發現,因國內橡膠木庫存量尚且能滿足短期供應,3月市場價格總體也呈穩定趨勢,但部分規格料尤其是4/8、5/8等拼板用料出現局部短缺,對下游拼板制造環節造成一定壓力?,致使部分加工廠交貨周期已從1個月延長至1.5-2個月?。
總而言之,當前市場橡膠木呈現“總量穩、結構緊、成本升”特征,產業鏈上下游承壓明顯,橡膠木商家日子并不好過。如果供應鏈持續加壓,或許會促成橡膠木行業的洗牌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