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科學(ScienceDaily)網站4月6日報道,隨著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加劇,美國東海岸海水逐漸向內陸入侵,導致內陸低洼地帶土壤受到侵蝕,樹木日益枯萎,大片森林只剩下枯死木和樹樁。
盡管這種現象在美國東海岸尤其是北卡羅來納州沿海平原越來越常見,但一直以來科學家們對受影響范圍只有一個粗略的估計。近日,由美國杜克大學領導的科研團隊對北卡羅來納州阿爾貝馬爾半島上約991.4km2土地的35年衛星圖像開展了數據整理及研究工作,將衛星圖像輸入到計算機,根據衛星圖像中可見光的波長,將植物在衛星圖像中繪制成不同的像素。計算機隨后根據特定算法依次分析每個像素(衛星數字圖像是一個離散的數字矩陣或陣列,矩陣中的每個元素代表一個像素(或像元),其行和列號代表像素的位置,其值的大小則代表對應地物輻射電磁波的強弱),并確定每片區域是森林、草澤還是開闊水域,植被覆蓋是否以枯死木為主等。任何同時出現20到40棵可見枯樹像素的森林都被計算機標記為“幽靈森林”。
經過對“幽靈森林”成因及現象的研究分析,該小組發現,1900-2000年,北卡羅來納州海岸附近的海平面上升了大約0.3m,上升速度超過全球平均水平。由于沒有障礙物阻擋,海水逐漸向內陸侵入,使土壤逐漸鹽漬化,淡水森林變成鹽沼,致使樹木種子難以發芽,非耐鹽植物將無法繁殖,導致最終死亡。1985-2019年,阿爾貝馬爾半島約有84.1km2的森林已逐步淪為“幽靈森林”,占該地森林總面積的11%。據預計,照目前速度,該區域海平面到本世紀末可能上升約0.6至1.5m,屆時“幽靈森林”的面積將大幅增加。
然而造成“幽靈森林”現象的原因并非僅是海平面上升,颶風、干旱等突發性極端天氣也會致使海水驟然聚集并涌入內陸地區。例如,該小組在研究1985-2019年間“幽靈森林”形成原因時發現,在開展研究的地區,2012年出現了樹木大批死亡現象,而該地區在此之前剛剛經歷了5年干旱,2011年還遭遇了颶風艾琳的強烈襲擊。正是此次風暴潮致使距離海岸線1.9km遠的森林慘遭破壞,并于隨后6個月內成片枯死。
杜克大學研究小組表示,“幽靈森林”現象不僅僅出現在美國東海岸。在全球其他沿海地區,咸水開始更多地侵襲內陸地區,在破壞森林的同時導致農作物減產,危及人們賴以飲用的淡水含水層。該小組正在與其他研究人員合作,將研究擴展到大西洋沿岸平原的其他地區。目前,學術界普遍關注被海洋侵蝕的濱海地區,忽視了該現象對內陸(尤其是內陸低洼地區)土壤侵蝕的潛在危害。北卡羅萊納州這片區域治理可以為其他地區提供經驗和教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