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在綏芬河邊境經濟合作區森聯國際原木熏蒸區,4名海關工作人員佩戴防毒面具、身穿防護服,開始對進口原木進行熏蒸作業,標志著綏芬河市進境原木檢疫監管場地投入使用。
根據中國國家相關文件要求,進口帶樹皮原木在境外未經過檢疫處理,須在入境口岸轄區區域內設立的“木材加工區”或“木材檢驗檢疫區”,進行初加工、深加工或除害處理合格后才能運往中國境內。
為進一步規范綏芬河口岸進境原木檢疫監管工作,建立完善的防疫管理體系,防止境外林木疫情傳入擴散,按照哈爾濱海關關于全面清理口岸現有進境原木加工、存放場地,規范設置“進境原木檢疫加工區”和“進境原木無害處理區”的要求,綏芬河市在森聯國際進口原木初加工區內,建設占地60多公頃的進境原木檢疫監管場地。
綏芬河進境原木檢疫監管場地投入使用后,進口原木可以在綏芬河市內進行熏蒸除害作業,有利于綏芬河市進境原木熏蒸除害處理能力提升,推進綏芬河口岸原木進口增長。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