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建蘭 通訊員周冠武報道 不久前,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修訂發布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釋放限量》正式生效,這是當前行業內唯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也是目前各地檢測產品甲醛釋放量是否合格的依據。新標準對甲醛釋放限量要求更為嚴格。其檢測方法也由過去的干燥器法、穿孔萃取法和1立方米氣候箱法統一為1立方米氣候箱法。這意味著我國甲醛釋放限量與檢測方法已與國際接軌。
為適應新標準的要求,提升人造板企業及質檢機構專業檢測人員能力,中國林科院分別于6月28日和8月16日,舉辦2期GB18580氣候箱法實操專題培訓班,每期2天,每期分理論授課、實際操作、理論筆試和實操考核3個環節。學員來自全國相關木材行業。
理論授課環節,4位專家講解了強制標準下企業如何應對、GB18580標準條文解讀、甲醛檢測技術詳細介紹及注意事項,以及甲醛檢測儀器設備特性和使用等內容,為學員進一步掌握氣候箱法實操技術打下基礎。
實操技術環節,組織學員參觀甲醛測試相關儀器設備、木材標本館等。將全體學員分為4個小組進行實操講解與演練。
2011年以來,我國人造板產量已近3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人造板等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人造板及其制品作為重要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如木質家具、櫥柜、木地板、木門窗等,其環保性能直接關乎百姓健康。而甲醛釋放限量是人造板及其制品的重要環保性能指標,是推動人造板及其制品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因此培訓班的舉辦,受到學員一致好評。
來自河北省衡水巴邁隆木業有限公司的品質管理經理咸英杰參加了第一期培訓,她表示,希望中國林科院能多提供類似培訓機會,讓更多像她一樣的業內人士及時獲得進步,從而促使中國人造板、木竹制品等檢測技術的整體提升。(作者: 王建蘭 通訊員周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