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本一道久久香蕉免费,91精品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資訊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木業資訊 > 正文

上半年木材及家具企業利潤均為負數

時間: 2018-08-30 15:23 來源: 21世紀經濟報道 點擊次數: 5345

    投資投向哪個工業行業好?對很多民企而言,是個難題。

    “能賺錢的上游行業難以進入,下游行業可以進入,但難賺錢。因此,下一步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 廣東社科院區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談到民企投資慢時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7月份,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1.9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制造業投資增長8.6%。
   
    從目前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前7個月工業利潤看,增長最快以及利潤最高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上游行業,均是民資很難進入的行業。

    而下游行業,無論利潤增速還是利潤率均與上游行業有很大差距。

    上下游行業分化明顯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判斷,今年1-7月新增利潤較多的是石化、鋼鐵和建材行業。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石油、鋼鐵、建材、化工,新增利潤分別為1145.1億元、1139.5億元、797.5億元、721.1億元,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增利潤比重為20.1%、20%、14%、12.6%。這些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66.6%。
  
    這些行業為何利潤高企,原因各不相同。石油行業賺錢源于國際原油價格上升快,當前國際原油價格為每桶70美元左右,同比去年漲幅為50%左右。鋼鐵行業賺錢是受國內去產能因素的影響。
   
    金銀島鋼鐵總編易易指出,2012年之后,鋼坯價格連續跌了三四年。 2016年價格開始觸底反彈,原因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動,加之環保政策護航,大量地條鋼、僵尸企業出清后才有了量價提升。“后期鋼價可能會穩步震蕩上行,上漲幅度會有所收窄。”易易說。
   
     不過,上游行業利潤亮眼的不只是鋼鐵、石油、化工行業。今年1-7月,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增速達到了19.8%,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增速為18%,造紙和紙制品業業利潤增速是10.7%。
   
    記者發現,相對上游行業,目前下游行業利潤增速較低。今年 1-7月,農副食品加工業利潤增速為1.4%,紡織業利潤增速為0.2%;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家具制造業利潤增速分別只有-1.6%、-1.2%;

    而汽車制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增速分別為1.6%、-1.7%、1%、0.9%。
   
    以汽車制造業為例,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610.0萬輛和1595.5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5%和4.3%。受進口汽車關稅調整的影響,7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同比均出現下降,產銷量分別為204.3萬輛和188.9萬輛,同比分別下降0.7%和4.0%。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商會秘書長王宏昌告訴記者,事實上,中國汽車需求仍很大,目前制約汽車發展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問題,即道路增長不如汽車增長快。

    下游行業利潤被擠壓

    據記者了解,除工業上游行業利潤增速快于下游行業外,在利潤率方面下游行業亦與上游行業有很大差距,下游工業領域利潤被上游擠壓明顯。
   
    今年1-7月,利潤率(利潤/營業收入)最高的工業行業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達到22.08%。煤炭開采和洗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利潤增速分別為12.15%、11.73%,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煙草制品業,醫藥制造業利潤增速分別為12.54%、10.25%、12.3%。
   
    而下游行業利潤率普遍很低,尤其是競爭激烈的制造業。
  
    例如,1-7月,農副食品加工業、紡織業利潤率分別只有4.01%、4.13%。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利潤率為4.16%,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利潤率為4.99%,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利潤率為4.72%。
   
    再如,紡織服裝、服飾業,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家具制造業等,利潤率都僅為5%左右。
   
    工業下游多個制造業利潤放慢,如汽車制造業利潤增速慢,均與上游鋼鐵價格上升快有關。而石油價格的上升,則導致了下游紡織等行業利潤增長慢。
   
    廣東社科院區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認為,上游領域大多是壟斷行業,民企進入仍存在障礙。下游行業不好賺錢,利潤率低,民企好進去,但是民企對這些行業興趣不大。
  
     “考慮到目前全國消費放慢的因素,下一步各個工業行業應該加快改革。重點加快企業生產的智能化改革,降低生產成本。”丁力說。
   
    中國社科院工業所所長助理張其仔認為,中國正處于消費結構調整階段,需求端正發生一些變化,對汽車等下游行業影響大,建議企業加快走向國際市場,同時企業應根據消費結構變化,適時進行調整。“例如家電、手機等行業技術變革快,一定要和消費者需求相結合,才能跟上消費結構的變化,才能不被淘汰出局。”他說。

本文關鍵字:

熱點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