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本一道久久香蕉免费,91精品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資訊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木業資訊 > 正文

大事件: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揭牌

時間: 2018-04-18 10:56 來源: 中國木材網 點擊次數: 6629

    近日,北京市和平里東街18號大院門口,掛了整整20年的國家林業局牌子被摘下,換上了嶄新的牌子: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家公園管理局揭牌。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張永利在揭牌儀上致辭說,這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決定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并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牌子。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的重要舉措,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林業和草原工作的高度重視與有力加強,對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強自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具有重要意義,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張永利表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以此為新的起點,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履職,努力工作,全面加強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管理與開發利用,認真組織生態保護和修復,廣泛開展造林綠化工作,嚴格管理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不斷提升自然生態系統的功能和質量,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生態產品的需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領導劉東生、彭有冬、李樹銘、李春良、譚光明、張鴻文、馬廣仁、胡章翠出席掛牌儀式。

    今天的掛牌意味著,原國家林業局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正式擔負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職能,進入新角色:監督管理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組織生態保護和修復,開展造林綠化工作,管理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等。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近70年來,我國林業主管部門幾經變遷,幾易其址,有趣的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林產工業規劃設計院原黨委書記李鵬及退休老職工朱其琴老人走訪考證后發現,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辦公地點始終在北京市東城區南小街至北小街這條南北貫通的軸線附近,并且由南向北搬移。

    新中國首個林業主管部門即中央人民政府林墾部,與共和國一同誕生。中央人民政府林墾部是根據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第十八條的規定,于1949年10月設置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的所屬部門,主管全國的林業工作。

    梁希在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上發言。會上,周總理提名梁希擔任林墾部部長。

    林墾部管理全國林業經營和林政工作。著名林學家梁希為林墾部部長。林墾部內設林政司、造林司、森林經理司、森林利用司和辦公廳。

    “中央人民政府林墾部”的牌子,最早掛在北京無量大人胡同一個小四合院的門口。那時,林墾部加上部長在內總共才12個人,宿舍就是辦公室。別看人少,效率卻相當的高,硬是把經緯萬端的中國林業在短短的時間內理出了頭緒。梁希老部長也很樂觀,一篇回憶文章寫道“他高興地說:‘院子雖小,能裝三山五岳;房舍簡陋,可裝下五湖四海。我們在這里就研究中國林業的方針大計,小屋就是個起點?!?

    林墾部第一個辦公地在無量大人胡同的一個四合院。梅蘭芳夫婦曾住在無量大人胡同。

    現在的北京二中是林墾部在本司胡同的舊址,這是林墾部的第二個辦公地點。

    無量大人胡同現已存留不多,名字也早就改為紅星胡同。據李鵬及朱其琴老人走訪考證,原林墾部的第一個辦公地點就在東城區行政服務中心大樓的局部位置。第二個辦公地點在本司胡同的新二中校址,后來又搬遷到東四六條三十號(當時的門牌號)。李鵬通過檔案查證,林業部從東四六條搬到和平里現址的準確時間是1954年11月15日。

    在三年經濟恢復時期和國家一五計劃初期,從林墾部到林業部,全國林業工作許許多多的重要決策和部署都是先后在無量大人胡同和本司胡同兩個辦公區醞釀做出的。

    雖然林墾部早就明確,林業工作的方針和任務是:普遍護林,重點造林,合理采伐和合理利用。但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三年經濟恢復時期和國家一五、二五計劃時期,由于當時的鋼產量嚴重不足,也限于人們的歷史局限性,全國各行各業的經濟建設都離不開對木材的依賴。大到建筑業、汽車、船舶、坑木、枕木、電線桿,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具用品,都離不開木材這個原料。

    位于內蒙古莫爾道嘎林區的“中國第一貯木場”。

    1954年由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發行的《木材材積表》和《木材規格及木材檢尺辦法》,在很多行業中廣泛使用。由此可見木材對國民經濟的重要程度。李鵬供圖

    1979年1月,國務院發布《關于保護森林,制止亂砍濫伐的布告》,要求各地維護森林所有權、嚴禁亂砍濫伐、嚴禁毀林開荒、加強木材市場管理、大力提倡植樹造林、開展愛林護林教育。之后幾十年來,林業部門為推進國土綠化和保護森林資源做出了不懈努力。

    國家林業主管部門的第四個辦公地點——和平里東街18號。圖為1998年機構改革時,林業部防火辦女同胞在部門口合影。

    今天,黨中央、國務院對林業的重視和支持前所未有。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加掛國家公園管理局的牌子。這項改革,旨在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統籌森林、草原、濕地監督管理,加快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保障國家生態安全。

    2018年3月,國家林業局門口。

    林業情緣

    變的是機構名稱,不變的,是林業人的堅守與執著。雖然不同的歷史時期,林業承擔了不同的職責和使命,但無論歷史如何變遷,有樹、有山、有水、有沙的地方就有林業人。

    安營扎寨

    林業人常常遠離城市,遠離人群,有時在叢林里,有時在荒野里,以天為蓋,以地為廬,沒有電腦,沒有空調,沒有沙發,沒有網絡,甚至沒有手機信號。迷彩服和解放鞋是百年不變的行頭,饅頭就咸菜是家常便飯。

    盡管如此,作為一名平凡的共和國公民,有幸目睹中國林業因為我們一代又一代林業人的努力而切實造福每個人的生活,有幸目睹野生動植物精靈安靜祥和,有幸感受祖國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父老鄉親的生活更宜居,我們仍然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雖然說,歷史潮流中,我們大多數個體都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你看下面這些成就,哪一條不需要一朵朵浪花的凝心聚力?

    國家領導人及共和國部長帶頭參加義務植樹成為每年的習慣動作。植綠、護綠、愛綠成為每個人深入骨髓的潛意識,網絡植樹引領新潮流。

    我國成為全球森林資源增長最快最多的國家,全國森林面積達31.2億畝,森林覆蓋率達21.66%。國家森林城市上升為國家戰略,城市森林、城市綠道、濕地公園讓人們出門見綠、移步見景,人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全面提升。

    林業資源保護力度前所未有。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19.44億畝天然喬木林得到有效保護,350多萬畝濕地得以恢復,全國林業自然保護區達2249處,占國土面積的13.14%,最大可能地保護了我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及重要生態系統、自然景觀和自然遺產,同時也成為人們靜心洗肺的“森林氧吧”。

    從沙塵四起到天藍地凈,三北防護林工程、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沿海防護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等重大林業工程深刻改變了工程區的生態環境,也極大地推動了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95%以上的國有林場定性為公益性事業單位,曾經的伐木工人放下斧鋸,成為青山衛士,37萬生態護林員帶動130多萬人增收和穩定脫貧。

    大熊貓、東北虎豹、朱鹮等野生動植物保護及執法成就全球矚目,相關主題成為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的重要內容,大熊貓在高層外交和人文交流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旅游成為我國公眾,特別是城鎮居民常態化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行為,年游客量達到13.9億人次,年產值超萬億元。

    巴黎氣候大會、世界自然保護大會等重要國際會議上,“中國聲音”越來越響亮。

    從服裝到家具到航空航天工業,從食品到藥品,森林產品服務社會經濟各個領域。中國成為世界林產品生產、消費、貿易第一大國,林業產業總產值突破7萬億元。林產品進出口貿易額達到1500億美元,繼續保持林產品生產和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林業主要產業帶動5200多萬人就業。

    生物質能源、木質復合材料、竹纏繞復合材料等新產品新技術享譽全球,并極大地推動了林業產業縱深發展。

    荒漠化和沙化狀況連續3個監測期“雙縮減”,防沙治沙的“中國模式”走向全球。

    近年來,全球森林火災頻發、我國進入森林火災易發期和高危期,但全國上下共同努力、科學應對,有效遏制了森林火災高發態勢,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1‰以下。

    天地更廣,擔子更重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管理31.2億畝森林、39億畝沙地、8億畝濕地、60億畝草原,以及上萬處自然保護地和不斷增加的國家公園。

    站在新的歷史節點上,撫今追昔、展望未來,如何總結過去,又怎樣開創未來,是時代拋給我們的新命題。

    面對新使命、新任務,林業人作何感想?專家學者如何評論?

    全國政協原常委、原林業部副部長劉廣運

    此次國務院機構改革,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不僅把林業的職責都繼承了,還新增加了不少任務。職責比以前的范圍更大了,把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四大生態系統歸一個部門管理,這是明智之舉,也說明我們的擔子更重了。

    首先,要把我們的認識提上去。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生態建設。前幾天植樹的時候,他講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祖國大地不斷綠起來美起來”。林業和生態的地位從來沒有被提得這么高。因此,在工作中,我們一定要踏踏實實地落實黨中央對林業生態建設的各項要求。關于林業建設,我建議把“三北防護林工程”提到更高的位置。三北工程是我國改革開放最早、最大的生態工程。我們的國土綠化,假如不把“三北防護林工程”搞起來,全國綠化就無從談起?!叭狈雷o林工程”的規劃期是1978年-2050年,工程期滿之時,恰逢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我們希望到時候三北地區真正綠起來,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綠化,也才能同把我國建成現代化強國相適應。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規劃院院長劉國強

    我一參加工作就到國家林業局規劃院,這些年我們為森林經營管理和生態建設開展了大量基礎性的調查規劃工作,為林業宏觀決策提供了翔實的數據。我們現在已形成森林資源、濕地資源、荒漠化和沙地、野生動植物、森林碳匯、生態狀況六大監測體系。

    林業調查規劃設計的技術和手段日臻完善。林業調查從單純的地面調查發展為天空地一體化的監測體系,調查精度和效率越來越高,時效性越來越強,調查隊伍不斷壯大。從宏觀發展規劃到具體的工程規劃,我們為國家和地方林業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同時,我們也開展了許多應用技術方面的研發,奠定了我國林業調查規劃的科學基礎。

    今后,隨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職能及業務范圍的拓展,我們將貢獻更多的力量。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退耕辦副主任敖安強

    成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賦予了我們局統一監督管理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和陸生野生動植物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組織生態保護和修復,管理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的職責,這里面“生態保護”“生態修復”“各類自然保護地”幾個詞非常關鍵,我們既要有統一管理山水林田湖草、實現了幾代務林人夢想的振奮,更應當感受到這里面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

    作為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工作人員,我們一定始終牢記梁希老部長“替山河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無山不綠,有水皆清”的初心,這也是全體林業生態工作者的初心,不斷提高退耕還林還草等各項工作水平,更好地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美麗中國建設,做出我們應有的努力和貢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勘查設計院院長唐芳林

    這次改革,從時間維度看,使自然保護運動在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直接進入2.0版;從空間維度看,將所有自然保護地納入統一管理,將解決保護地空間規劃重疊的問題;在管理體制上,將從根本上解決“九龍治水”、交叉重疊等頑疾,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這是中國國家公園發展進入新紀元的標志性事件,在自然保護領域具有里程碑式的劃時代意義。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科技司綜合處處長吳紅軍

    這些年我們明顯感受到:身邊的樹更多、山更青、水更綠,生活環境更美,全社會愛綠護綠、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意識更強,這飽含著務林人的艱辛和付出,也是務林人最驕傲最自豪的地方。

    林業科技延長了林業發展的產業鏈,提升了林產品的附加值,帶來了林區就業和林農增收,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這也是我們林業科技工作者最自豪和有成就感的地方。

    國家把60億畝草原交給我們管理。草原是個寶,它對我們而言是一個未知的領域,還有很多需要探索和研究地方,這是一份極大的榮耀和責任。今后,林業科研的天地更廣闊了,任務更艱巨了,作為林業草原人,我們應該更有信心,更努力地奮發圖強,擼起袖子加油干!

    媒體人李理

    改革不僅是對機構隸屬關系的調整,更重要的是監管方針的變化:比如草原,由單純強調草原生態系統的生產功能,轉變為強調草原的生態保護功能。

    國家公園管理局的統一管理與利用,將對自然風景區非經濟屬性的相關職能利用起到更積極的促進作用。

    林業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體,此次把國家公園、保護區和草原的職能都整合進來后,可以按照構建更加合理、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的思路,去經營自然保護地。

    北京大學教授李文軍

    新組建的自然資源部和生態環境部大體解決了三個方面的問題:從產權角度,將全民自然資源產權所有者的代行機構從原來的國務院,下放到主管部門,縮短了委托代理鏈,將提高管理效率;從生態系統完整性方面,將“山水林田湖草”作為整體來保護;從機構設置方面,做到了決策者(自然資源部)和執行者(林業和草原局)分離、執行者和監督者(生態環境部)分離。

    資源的多重屬性決定了同一資源往往同時具有經營性和公益性兩種功能,比如草原的畜牧業經營性功能和生態屏障的公益性功能,兩者是互為因果不可分割的。這就涉及新組建的林業草原局如何與其他相關部門如農業農村部的協調、制衡問題。

    中國林科院研究員侯元兆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成為全世界管轄面積最大的局。一個國家,即便有世界第一的GDP,也不算真正的強盛,只有擁有森林、草原、淡水等強大的自然資本,才是不會衰退的強盛。國家把這一使命,交給了林業和草原局,林業草原人使命光榮、任務艱巨。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柯水發

    期待新機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能全面肩負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賦予的林草建設新使命,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理念,開創山水林田湖草綜合生態系統保護新局面,構筑起國家公園建設新體系,譜寫林草生態文明新篇章,持續滿足國人日益增長的生態服務新需求,為我國自然資源管理事業作出新貢獻。

本文關鍵字:

熱點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