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段子:日本99%的一次性筷子是從中國進口的。現在這個段子也被徹底顛覆?,F在中國成為日本木材出口量最大的目的地。
當年的段子也確實是有當時的時代背景在。過去中國從計劃經濟切換到社會主義市場化經濟,進入了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各行各業都以經濟效益為導向,而相關配套政策、法律和意識都還在逐漸建立當中。
所以當時確實存在森林亂砍亂伐,木材出口的控制不足問題。這也是每個發展中的經濟體都會存在的問題。類似的像環境治理中的大氣環境治理、河流污水治理也是一個道理。不過隨著監管政策的趨嚴,對環境綠化、林業資源的重視程度加大,現在中國森林凈增面積已經居世界第一。
除了因為環境保護力度增加,塑造了今天中國林業環境的改善以外。政府推動林業產業的發展也功不可沒。當林業的產權明晰、抵質押制度的推行、森林保險等金融產品逐漸完善的情況下,有效的激勵了林業產業的健康發展。在過去只能通過一次性的砍伐來獲得經濟效益,無法確保未來產權的林業經濟,隨著政府對產業政策的完善,有了很大好轉。
另外一方面。近年來旅游經濟的蓬勃發展,也是森林旅游這種第三產業成了林業轉型的一個方向。通過建立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濕地公園等方式,森林資源有了更高的經濟價值,且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