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本一道久久香蕉免费,91精品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資訊首頁

當前位置: 首頁 > 木業資訊 > 正文

2015-2016年中國紅木行業發展報告

時間: 2016-03-28 09:49 來源: 紅木委 點擊次數: 11907

    一 2015年中國紅木行業發展

    (一)紅木原材料進口

    2015年我國累計進口紅木90.43萬立方米(以原木材積計,下同),同比減少56.01%;進口總額達10.7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9.60億元(以6.50的匯率計算,下同),同比下滑59.43%。見圖1。

圖1: 2015年我國紅木進口形勢同比圖

    圖1: 2015年我國紅木進口形勢同比圖

    其中,全年累計進口紅木原木74.25萬立方米,同比減少57.17%;進口總額達8.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6.45億元,同比降低61.04%。進口均價達1169.67美元/立方米,同比下降9.04%。見圖2。

圖2:2014-2015年紅木原木進口形勢

    圖2:2014-2015年紅木原木進口形勢

    全年累計進口紅木鋸材11.39萬立方米,同比下降49.78%;進口總額達2.0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3.15億元,同比下降50.70%。進口均價為1775.32美元/立方米,同比下降1.83%。見圖3。

圖3:2014-2015年紅木鋸材進口形勢

    圖3:2014-2015年紅木鋸材進口形勢

    從全年進口形勢來看,2015年紅木進口減少近半。主要受市場供需矛盾加劇的影響,尤其國內紅木終端消費市場持續低迷,導致對原材料需求大幅減少。需要注意的是,盡管當前國際紅木原材料市場已成為買方市場,但我國在國際市場的定價話語權依舊較弱。

    從紅木資源進口來源地來看,2015年我國從“南洋地區”進口紅木的達42.53萬立方米,占進口總量的47%,進口總額為7.1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6.39億元。從非洲地區進口紅木達46.92萬立方米,占進口總量的52%,進口額達3.3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62億元;從中美洲地區進口紅木1.00萬立方米,占進口總量的1%,進口總額達0.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9億元。見圖4。

圖4:2015年紅木進口來源地比重

    圖4:2015年紅木進口來源地比重

    自2014年7月,我國從非洲地區進口紅木總量首次超過“南洋地區”,2015年整年非洲地區繼續保持我國紅木資源的第一大來源地,其來源比重同比增長10%。由于“南洋地區”產地紅木出口政策收緊,其所占進口比重下滑了9%。但“南洋地區”依舊是我國紅木鋸材最大來源地。中南美洲地區因地理位置原因,所占比重均保持在1-2%。

    從進口價格來看,中國紅木進口綜合價格指數(HIPI)顯示,2015年年均進口價格指數為165.33,同比增長2.7%。盡管國際市場低迷,但價格未出現市場期待的調整。

    其中2015年8月進口綜合價格一度跌至2013年5月的水平,創27個月來新低。但也從當月開始,在印度小葉紫檀進口的拉升下,下半年紅木進口綜合價格指數一路走高。除去小葉紫檀因素,其他紅木樹種的價格基本穩定。見圖5。

圖5:2013-2015年中國紅木進口綜合價格指數(HIPI)

    圖5:2013-2015年中國紅木進口綜合價格指數(HIPI)

    (二)國內原材料交易市場

    根據中國木材價格指數顯示,2015年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呈現“高開低走”態勢,尤其進入5月,國內原材料交易價格降至三年來最低;下半年紅木原材料交易總體呈現相對平穩態勢。見圖6。

圖6: 2013-2015年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價格走勢

    圖6: 2013-2015年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價格走勢

    通過比較近年來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可以發現,2015年國內原材料交易市場經過深度調整后,整體已趨于平穩,尤其交易價格波動幅度較往年趨于穩定。見圖7、圖8。

圖7:2013-2015年國內刺猬紫檀交易走勢

    圖7:2013-2015年國內刺猬紫檀交易走勢

圖8:2013-2015年國內交趾黃檀交易走勢

    圖8:2013-2015年國內交趾黃檀交易走勢

    (三)行業生產概況

    據估算,2015年我國有紅木制品生產與銷售企業近17000家,同比減少近35%;年產值達1000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37.5%。產業主要聚集以下地區:北京及河北地區、江蘇常熟及周邊地區、上海、浙江東陽、福建仙游、廣東江門及大涌、山東淄川、云南瑞麗、廣西憑祥、江西廣豐。見圖9。

圖9:紅木產業主要聚集地

    圖9:紅木產業主要聚集地

    (四)紅木制品市場

    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HPMI)顯示,2015年年均市場景氣指數為94.46,同比下滑15.56%;反映全年市場深度調整。

    2015年全國紅木制品市場呈現高開低走態勢,但呈現整體收縮。尤其進入4月份,紅木市場收縮至警戒水平以下狀態。進入5月,受季節性因素的印象,市場交易小幅回升,但是難敵宏觀環境壓力。7月開始制品市場在收縮狀態下運行企穩。見圖10。

圖10:2015年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HPMI)走勢圖

    圖10:2015年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HPMI)走勢圖

    從紅木制品進出口市場來看,2015年我國進口紅木制品178656件,同比增長了42.47%,進口額達2878.57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88億元,同比增長了16.07%;進口均價下滑18.52%。見圖11。

圖11: 2014-2015年我國紅木制品進口量

    圖11: 2014-2015年我國紅木制品進口量

    2015年我國紅木制品增長主要源于對東南亞地區紅木初成品的進口加工。受勞動與原料進口成本上升因素的影響,更多紅木企業選擇在東南亞地區開設工廠,就地取材,在進行深加工。
2015年,我國出口各類紅木制品6899件,同比下滑38.90%,出口額達368.09萬美元,約合人民幣0.24億元,同比下滑15.14%。出口均價同比增長38.88%。見圖12。

圖12: 2014-2015年我國紅木制品出口情況圖

    圖12: 2014-2015年我國紅木制品出口情況圖

    從數據可以看出,2015年我國紅木制品生產成本明顯增加,市場需求也相對減少。

    二、 2016年紅木行業展望

    從原材料進口來看,2016年1月,中國進口紅木原材料6.47萬立方米,同比減少37.95%,環比增長25.80%;進口額達7227.61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7億元,同比減少37.72%,環比基本持平。

    從進口形勢可以看出,當前我國紅木需求仍舊疲軟。環比進口增長,一方面說明需求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則是市場價格調整的結果。

    從進口指數來看,2016年1月,中國紅木進口綜合價格指數(HIPI)為173.5,同比上升20.9%,環比下降21.1%。說明當前紅木原材料進口成本大幅增長,但受市場需求影響,價格持續調整,整體趨于平穩。見圖13。

圖13:中國紅木進口綜合價格指數(HIPI)

    圖13:中國紅木進口綜合價格指數(HIPI)

    根據中國木材指數,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指數在2016年1月和2月分別為1253.9與1351.3,2月份有微弱回升,但底部支撐不夠,未來幾個月的行情不明朗。見圖14。

圖14: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價格指數

    圖14:國內紅木原材料交易價格指數

    從國內紅木市場來看,2016年1月與2月的全國紅木制品市場景氣指數分別報89.1與88.1。反映市場繼續呈現收縮。1月與2月的景氣指數受季節性因素與春節假期影響較大。同時,近幾個月來,房地產市場的回暖,或將對家居市場消費起到拉升作用,但其溢出效應顯現還有待時間考察。

    2016年1月我國進口紅木制品14313件,同比增加23%,環比減少30.46%;進口額達256.38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666.46萬元,同比增長20.69%,環比下滑33.93%。

    1月份我國出口紅木制品304件,同比減少63.33%,環比減少57.18%;出口額達48.06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12.41萬元,同比增加54.46%,環比減少34.05%。

    由此可以看出,首先,受國內消費市場萎縮的影響,我國在1月份減少了對初級紅木制品的進口;其次,受國際市場消費需求的減少,1月份我國紅木制品出現大幅減少。但生產成本繼續上升,出口價格出現了大幅攀升。

    三、行業發展問題簡析

    (一)原材料進一步收緊

    近年來我國紅木市場爆發式增長,國際社會對我國紅木原材料消費予以極大關注。紅木原材料市場將呈現進一步收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管制紅木樹種將繼續增加

    2015年,在塞內加爾的申請下,CITES公約將非洲刺猬紫檀列入管制附錄III,并于2016年5月開始生效。這意味著,刺猬紫檀的進口將需要進出口國家出具進出口許可證方可進口。有消息顯示,今年9月召開的第十七屆CITES締約國大會將審議提升交趾黃檀、刺猬紫檀、非洲崖豆木、中南美洲產黃檀類等紅木貿易管制等級,這意味紅木進口成本將繼續增加。

   2. 出產國加大對原材料出口的限制

    目前在印度小葉紫檀的公開拍賣的影響下,部分非洲國家有意向效仿對其出產的紅木進行統一拍賣,以期獲得更大利潤。

    此外部分紅木出產國還加大了對紅木原木出口限制,以發展本國木材加工業。

    3. 原材料質量下降

    由于前期對紅木資源的無節制消費,導致市場部分紅木的大料好料難尋。因此,紅木行業應要加大紅木資源的有效利用,因材施用,減少資源浪費。

    (二)產品創新設計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市場上紅木制品設計單一表現突出,近90%以上的紅木制品屬于仿古類產品,創新意識薄弱。另一方面,產品設計簡單抄襲嚴重,使得大企業無意增加設計投入,而小企業又無力承擔設計成本。紅木產品設計問題已經影響到市場的進一步拓展。

    因此,加大對產品設計的投入,增加對設計人才的培養已變得尤為重要;行業企業應提高申報設計專利意識,利用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原創作品。

    (三)終端消費人群的開拓

    當前我國紅木行業出現巨大調整,最重要原因是消費人群的減少。作為消費品行業,產品生產的最主要目標是實現有效消費。然而隨著近年來國家宏觀經濟調整和相關政策變化,高端消費市場受到極大沖擊。而紅木作為高端消費產品的一員,受沖擊較為明顯。因此,當前,紅木行業必須通過產品開發、營銷創新、平臺建設等銷售開拓新的消費群體,或是降低“身價”以迎合大眾消費的需求。

   (四)售后服務有待改善

   售后服務與產品營銷關系密切。優質的售后服務可以給企業帶來更多消費者,提高企業品牌建設與市場競爭力。然而,當前我國紅木企業現狀,使得紅木行業的售后地域出現割裂,售后服務質量較低,甚至零服務狀態,從而抑制了消費者的部分消費欲求。因此,加大對紅木售后服務的建設,提升售后服務質量,增強消費者的消費信心,才能是紅木行業建設之道和當務之急。

    2015年紅木行業出現了更為深層次的調整。國家宏觀經濟的“新常態”也提醒行業企業應該以更為警覺的目光看待行業現狀與未來走勢。當前紅木原材料進口與國內交易基本趨穩,但在新的消費需求建立前,行業建設與創新工作仍很艱巨。(毛傳偉)

本文關鍵字:

熱點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