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陸(化名),80后,迫于生計來到贊比亞謀生,應聘到一家木材公司帶隊砍伐樹木,每天工資40美元(約合250元人民幣)。他算是公司木材砍伐團隊的管理者,他的團隊成員多為贊比亞當地人。抱著“背井離鄉就得出人頭地”的想法漂洋過海來到非洲,遺憾的是,小陸在接受《華僑周報》采訪時的講述,并沒有帶給我們衣錦還鄉的故事。他說,離城市較近的商業木材已被砍伐得所剩不多,現在采伐作業不得不深入非常偏遠的山區,二來也可以避開警察和林業局人員這些“不速之客”。由于山區條件差,小陸的生活同樣充滿艱辛和危險,他患過多次瘧疾,經歷過贊比亞和坦桑尼亞邊境因伐木引發的幾次暴力沖突,也親眼目睹過不知是警察還是競爭對手射殺越境偷伐木材的同伴。如今,小陸身心俱疲,只想早日結束與老板簽的合約。

在日常工作中,能讓小陸眼睛一亮的是一種叫做血檀的原木。血檀,又名雞血紫檀,是具有獨特品質的稀有樹種。它主要生長在中非地區的森林中,是除了小葉紫檀外唯一能達到紫檀木標準的木材。在中國,血檀主要用于仿古家具制作和地板加工。非洲各類木材中,贊比亞血檀在材質上具備一定優勢,有著上乘的品質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并自去年下半年起在中國國內木材市場倍受吹捧。近日更是有中國國內媒體報道稱,贊比亞血檀在海關的估價從每立方700多美元上調到每立方3500美元。
然而,根據中國駐贊比亞大使館官方網站消息,由于連年砍伐和猖狂的走私行為,目前贊比亞的森林正以每年10萬公頃速度遞減。為此贊政府早在2002年就制訂了相關政策,規定原木和方木不準出口,需加工成板材和木制品,提高附加值后才能出口。
贊比亞木材協會也于今年7月份發出警告,非法的木材貿易正使血檀原木面臨滅種的危險,并導致贊數千公里擁有生物多樣性的稀有熱帶雨林退化。
據《贊比亞時報》消息,東方省常任秘書齊勒謝•穆倫加博士于今年7月表示其對未來環境問題的擔憂:東方省在過去的幾個月中森林資源的非法開采量空前增加,環境的惡化和紫檀樹種的局部破壞會導致本地的微氣候產生不良變化,地下水儲量和生物多樣性大量減少。他說,如果紫檀樹的非法砍伐再不停止,東方省將有成為沙漠的風險。
血檀等稀有原木被肆無忌憚地大量走私卻并未給貧窮的贊比亞人民帶來多少利益和實際意義上的福祉,那些非法砍伐非洲原木的地區依然飽受貧困。
“他們付給我們非常低的砍伐價格,鉆了贊比亞薄弱的森林管理漏洞,海關漏洞,以高價格將原木出口。我們依然窮,我們的政府也沒有通過稅收獲利,錢都到了他們錢袋里”,小陸的贊比亞當地同事說道。
木材黑市交易造成贊比亞每年的損失難以估量,并勢必給以自然資源為基礎的贊比亞帶來巨大負面影響。
贊比亞高級軍官恩古尼上校在前不久就指出:“血檀和玉米不一樣,玉米沒了可以再種,年年豐收,但是血檀不行。”
值得注意的是,在贊警方查處的近3個月的原木非法砍伐和走私案件中,有數名在贊中國人卷入濫伐原木和走私案件之中。
根據贊比亞當地媒體消息,2014年7月31日,CHIPATA 林業局從一個名叫THOM的中國人手里沒收了3864根紫檀圓木。在被要求出示購買許可證后,該名中國人逃逸。
2014年8月15日,3名中國人在盧薩卡地方法院出庭受審,因非法持有大量生態資源嚴重違反《贊比亞林業法》遭起訴,被指控非法、無證擁有 3667根原木(有血檀、紫檀等)。3人在每人繳納了5萬克瓦查的保釋金后獲保釋。
9月1日,盧薩卡地方法院以非法擁有3667根血檀等禁伐樹木為由,罰款3名中國商人每人7萬克瓦查。
為此,《華僑周報》記者專門采訪了中國駐贊比亞使館政務參贊潘慶江。潘慶江參贊向記者表示,贊比亞政府對非法砍伐和走私原木事件高度重視,已全面禁止血檀出口,并不斷加大查禁和懲罰力度。贊警方、軍方等執法部門相繼赴林區直接查禁,并與坦桑尼亞、馬拉維等鄰國開展聯合執法,通力查處涉嫌違法人員。潘參贊希望中國公民嚴格遵守贊比亞有關法規政策,不要涉足任何非法原木采伐和走私活動。
根據東方省常任秘書齊勒謝•穆倫加發表的聲明,一旦發現有外國人參與到紫檀木的非法砍伐、儲存、運輸和交易活動中,將會被禁止移民并驅逐出贊比亞。
贊比亞穆欽加省常秘布瓦臘•恩甘度近日也警告稱,政府將增加投入、擴大巡查范圍,非法交易血檀者將受到法律嚴懲。
8月20日,中央省警察長稱,18日安全和國防部門聯合執法隊(JOINT TASK FORCE)在SERENJE抓獲了13名正在裝載疑似非法砍伐血檀的贊比亞人。他警告稱此類聯合執法隊正在各處巡邏,非法砍伐和運輸原木的人將被捕。他表示目前SERENJE的血檀原木非法砍伐和交易活動驚人。聯合執法隊由警方、軍隊、禁毒委員會和總統辦公室人員共同組成。內閣副秘書彼得•卡山達近日稱,贊比亞人和外國人勾結砍伐原木,使國家的財富外流。
20日,北方省常秘霍洛博塔•恩庫尼卡稱,北方省查獲300根非法砍伐的血檀原木,最近此類活動猖獗態勢令人憂慮,贊正在失去原生物種。省林業局已經加強對活動最密集的MPULUNGU, MBALA和 KAPUTA的巡邏,并將與當地酋長聯合打擊此類活動。此前政府已警告非法砍伐和持有血檀的人將被起訴。
30日,媒體報道,贊外交部常秘祖魯稱,近日坦桑警方截獲了裝滿血檀原木的300多輛卡車。贊的一些區域已成不毛之地,罪犯必須被繩之以法。土地部常秘伊怒圖•蘇巴已經要求贊警方和國際刑警介入,表示必須嚴厲打擊此類犯罪。
贊比亞《每日郵報》記者更是呼吁贊政府修改法律,將亂砍濫伐的不法分子的最低判刑年限提升到15年,而不再只是作出蜻蜓點水式的懲罰。
黃泓翔,環境調查記者,曾在非洲莫桑比克、津巴布韋等國調查非洲的木材走私現象。他認為,盡管非洲多個國家已明確立法禁止木材走私,但依然有中國人鋌而走險,國際市場高漲的需求連同非洲薄弱的森林管理推動了非法采伐活動。
“當地監管還是比較薄弱,森林管理體系有諸多漏洞是木材走私在非洲屢禁不止的原因。這些漏洞使得許多木材商人有機可乘。”黃泓翔說。
在黃泓翔看來,很多中國人來非洲想的都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賺最多的錢,然后回國”,他們無心關心當地的環境或者福祉,只要自己有錢賺有利可圖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有一部分人因為利益至上的金錢信仰可以直接無視當地的法律。
根據國際環境調查署估算,僅在2011年中國進口了至少1850萬立方米、價值37億美元的非法原木和鋸材。中國迅速騰飛的國內消費市場吸收大部分進口的非法木材,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非法木材進口國。
從案件數量來看,贊比亞政府今年查處的原木走私和交易案件中,中國人涉案比重雖然較少,但仍需引起僑民的足夠重視。無論從環境記者的新聞中還是從非盈利組織的調查中,中國人在非洲從事原木走私和交易的現象并不罕見,甚至可以說屢見不鮮。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它在國際政治經濟中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而國力越強,責任越大,中國政府應堅決抵制非法木材,為經濟發展肅清道路。而每個走出國門的國人都應自覺遵守當地法律法規,真正做到自信自律,陳力就列,依法致富。
珍惜木材!贊比亞血檀名字里帶血字不單是因為砍的時候樹汁如血,更因為它的渠道也是滿路的鮮血鋪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