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到2012的默默無聞,再到2013的一躍沖天,又到2014的瀑布式降價。贊比亞血檀上演的劇情如同其名,很血腥,很暴力。作為一個沒有歷史沉淀的新品種,贊比亞血檀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受大行情牽制表現乏力?
圖:贊比亞血檀砍皮精品
張家港市木材行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王玉濤,贊比亞血檀資深供應商,張家港美總木業范迪哲,聯合撰文向本刊投稿,分析血檀馬年表現和羊年趨勢。
關于贊比亞血檀的品質,產地國對血檀出口的控制以及2014年9月份之前血檀的走勢,在(假紫檀的真相)一文中,已做詳盡描述,不再贅言。
2014年11月,贊比亞血檀提單價1.5萬/噸,現貨價1.9萬/噸,價格開始拉鋸戰,但是頹勢無可挽回;僵持到2015年一月份,提單價降到了1.3萬/每噸,但是現貨價則報出了1.4萬,贊比亞血檀價格正式進入倒掛期,國外出口商和國內經銷商開始了痛苦的瘋狂甩貨。羊年元宵節后的血檀現貨報價是1.3萬每噸,算是跌回到2011年時的價格。
贊比亞血檀徹底成了市場上的“包袱”品種,從無到有,盛極而衰,血檀用了四年時間。幾多歡喜幾多憂愁,最有發言權的莫過于,供應商和經銷商,以及每次降價前拿貨的投機者。
綜合各方意見,我們從國外和國內兩方立場做以下分析。
在產地國,華人供應商的天敵是森林警察和華人同行,突如其來的檢查和同行之間的舉報,讓人防不勝防。
2014年的夏天以后,華人供應商又多了一個競爭對手:贊比亞當地的印巴人。從林場囤貨到馬拉維拍賣,印巴人的大量囤貨和高出成本的競價讓華人供應商頓時清醒:拿到拍賣物的文件就相當于可以把血檀按照正規商品申報出口,運輸成本會大大縮減。印巴人的拿貨意圖,我們不去妄加揣測,但是給華人供應商的壓力卻是實實在在的。2014年11月份以后,贊比亞血檀的出口量下滑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原因如下:
國內行情不振,供應商缺乏動力;贊比亞傳統雨季,只能發庫存;產地國政策趨嚴;同行間的競爭加劇,特別是印巴人的加入。利潤空間備受擠榨的時候,個別供應商就動了歪腦筋,讓很多國內經銷商苦不堪言,甚至血本無歸。
如果說,國內大行情低迷造成贊比亞血檀低位運行是趨勢使然的話,貨柜的嚴重虧噸就是真真的人為因素了!國內經銷商拿到的柜子,輕者虧3到5噸,重者虧十幾噸,更有甚者,開柜一看,全是整袋的黃沙。
東陽的同仁認為,是黑人貨車司機或者貨代偷梁換柱,其實不然!黑人做事,小偷小摸?敢做!大奸大惡?沒膽!每一次虧噸事故背后,都有華人同胞的“指點”。雖然是個別供貨商的不齒行為,但是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贊比亞華人供貨商的整體聲譽。
贊比亞血檀的高成本,高風險運營,給了剛果血檀馬拉維血檀和坦桑血檀一條生路:經銷商覺得少賺總比虧本強。贊比亞血檀高仿了檀香紫檀,其他產地的血檀高仿了贊比亞血檀,真是應了那句話“出來混,早晚是要還的”,剛果血檀的進入讓本就混亂的市場,更加不堪。
開春以后,經銷商去庫存心切,因為贊比亞雨季已過,必將會有新貨補充進來,截止發稿,個別商家的贊比亞血檀帶皮通貨報價是1.2萬/噸。那位做紫光檀的朋友說,貨是2.4萬/噸的成本,企業要運轉,虧再多也要賣的,還開了句玩笑話,2013年紫光檀之殤,已經丟了半條命,這幾百噸的血檀不知道會不會要了她剩下這半條命,還好,貨好不愁賣,只要賠得起。
據稱,北京一位玩紫檀的資深專家一次就收了近千噸的血檀,這說明贊比亞血檀已經引起業界重視。在不久的將來,能給予身份的那個國標向其拋出橄欖枝,也不是不可能。說句不該說的話,國標之所以能成為行業標準,應該是促進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才對,而不是各方勢力的妥協結果。
對中國經濟而言,2015年將是關鍵一年。兩會已落幕,地方政府應該是摸到了中央政府的底牌。種種跡象表明,國家要給房地產松綁。樓市是木材行情的風向標,即便樓市要戴著腳鐐跳舞,對木市也必將是一個鼓舞,由此可以斷定,木市會逐步回暖,行情會穩中有升。需要指出的是,贊比亞血檀走秀已經謝幕,不管是金星血檀還是牛毛紋血檀,莫要帶著暴利和投機心態去經營,穩健的發展才是可持續之道。
出道四年的贊比亞血檀,真的沒有必要去抱檀香紫檀的大腿,做好自己,被行業和消費者認可才是是王道。
歷史會證明,贊比亞血檀到底是騾子,還是千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