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家居行業繼續呈現明顯分化。據Wind數據,截至7月23日,共有26家“SW家居用品”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其中11家盈利,15家虧損。
盈利陣營:4家企業逆勢增長
在整體承壓的市場環境下,仍有夢百合、匠心家居、我樂家居和海象新材等4家企業實現凈利潤大幅增長。其中,海象新材預計同比增長超900%,夢百合預增90%~128%。
上半年11家家居企業預盈 來源:Wind
這些企業普遍采取“自主品牌+跨境電商”戰略,聚焦細分市場,并通過優化產品結構、拓展海外市場及成本管控實現突圍。
夢百合依靠北美和歐洲渠道擴展,主打記憶綿床墊、電動床,同時在東南亞建廠,規避國際貿易風險。
匠心家居專注智能電動沙發,強化北美渠道,并推出高毛利組合沙發產品。
我樂家居走中高端路線,強化直營和數字化系統,推出“整家定制”套餐提升客單價。
海象新材則因越南工廠資產評估穩定,未計提減值準備,凈利大增。
產業觀察家梁振鵬指出,這類企業雖不能代表行業整體轉型路徑,但“聚焦產品力、瞄準細分市場”的思路值得中小企業借鑒。
虧損陣營:15家企業承壓,6家首 次虧損
與此同時,包括帝歐家居、皮阿諾、曲美家居等在內的15家企業預計虧損。其中,豐林集團、德力股份、海鷗住工、中源家居、皮阿諾、蒙娜麗莎等6家為首 次半年報虧損。
上半年15家家居企業預虧 來源:Wind
虧損主因集中在三方面:
地產客戶拖累:如帝歐家居應收賬款回款緩慢,導致利潤大幅下降;
市場需求疲軟:皮阿諾因大宗業務下滑,計提信用減值,預計虧損1100萬~1400萬元;
成本與外部風險增加:中源家居因跨境電商關稅上升、毛利下降,預計虧損750萬~1080萬元。
個別企業如蒙娜麗莎、江山歐派,還面臨工程渠道訂單減少、產品價格下滑等復合壓力。
盡管全國建材家居市場上半年累計銷售額同比小幅增長0.92%,但數據顯示,頭部企業正持續搶占市場份額,而中小企業面臨更大生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