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產業的快速發展起步于21世紀初,如果考察發展模式,我國木材產業只是被動融入了發達國家主導的全球價值鏈,占據附加值最大的生產加工環節,處于“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國際循環。
在舊的循環中,中國大量進口原木或者粗加工木材產品,又在國內進行附加值低的生產環節,然后匆匆忙忙將低標準、低貨值的木制品送出國門。
對出口市場的依賴,約束了國內木材及木制品的真實需求,“中國制造”的價格優勢,是以讓渡巨大的增值空間為代價的。
俄羅斯木材長期占據著我國木材進口的重要份額,俄材進口自然也是“大進”環節的組成部分。俄羅斯的原木以及粗加工木材源源不斷出口,而中國正是主要的流向。
近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有關林業問題的會議上責令政府禁止未經處理的木材不受控制地出口,并且宣布:自2022年起俄羅斯禁止出口針葉原木和珍貴硬木的木材。這代表著俄羅斯對針葉原木和珍貴樹種的出口限制拉到極值。
俄方這樣的政策,將對俄材供應鏈產生深遠的影響。粗放式的“大進大出”循環將畫上句號。
“中國制造”走出去的體量和質量,成為俄材供應鏈持續發展的關鍵。
未來,國內大循環的新格局,以及消費升級的木制品市場,必將催生高質量、高要求、高附加值的木材加工需求,俄材生產必須與之對標。
未來,國內木業創新型產業集群將有大的發展,木材供應鏈的安全將越發重要。以往中國木材產業被動卷入全球價值鏈低端的環節將逐步退出,中國制造要擺脫陳舊全球價值鏈的約束。順應這樣的趨勢,俄材加工和供應也需提質增量。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