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盧慧穎 彭江一 劉露霏報道 8月2日,11家中國林產工業龍頭企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發布社會責任報告,這是繼2012年5家試點企業首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以來,林產工業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推動行業社會擔當方面的再次探索。
國家林業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張建龍在發布會上說,近年來,林業企業特別是林產工業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具體表現在4個方面。一是為社會提供了大量優質、低價、環保的林產品,滿足了社會需求;二是林業企業在開發林產品的同時,也履行著社會責任,積極營林、造林,為建設美麗中國作出了巨大貢獻;三是林業企業拓寬了林農的增收致富渠道,在解決農民就業問題上貢獻很大;四是林業企業積極參與扶貧建設、抗震救災等活動,回饋了社會。
張建龍在肯定中國林產工業企業社會責任取得的成績后指出,目前,我國林產工業企業在社會責任擔當方面還屬于起步階段,還應從4個方面推進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和擔當。
首先,政府要推進企業社會責任法制化進程,著力建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提高企業履責的理念和水平,同時運用行政執法或委托行業協會對企業實行公開監管。
其次,行業協會作為市場和政府之外的第三種治理結構,在促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行業協會應基于行業特點,通過建立推進機構、制定規范、開展培訓咨詢等措施,提升行業企業社會責任管理和實踐水平。
第三,企業應將履行社會責任融入企業發展戰略、組織結構和日常經營管理中,建立健全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使企業產生履行社會責任的內在動力,并通過定期發布報告等方式,加強溝通與交流,增強履責透明度。
第四,要加強社會監督。社會組織和公眾應進一步增強關注度和參與度,強化對企業的社會監督,充分發揮新聞輿論、行業組織的作用,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的監管體系,以完善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社會環境。
本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11家企業涵蓋了中國林產工業上下游產業鏈的人造板、木地板、木質門、裝飾紙等領域,企業中除了吉林森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德華兔寶寶裝飾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省宜華木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三威林產工業有限公司、大自然家居(中國)有限公司5家企業是第二次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外,浙江富得利木業有限公司、重慶星星套裝門(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有高峰林場、秦皇島卡爾凱旋木業有限公司、浙江夢天木業有限公司和浙江帝龍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家企業今年首次納入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范圍。發布會上,11家企業代表分別介紹了企業各自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情況和今后的目標。
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宋維明在點評11家企業的報告時說,這些企業都強調了企業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反映了企業在科學發展與理性發展方面的重要變化,報告內容也系統披露了“開發環境友好產品”、“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建立可持續產業鏈”等實質性議題。綜合來看,這11家企業的社會責任報告真實地反映了其社會責任績效,是合格的社會責任報告。
(責任編輯:蘇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