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眾鑫金屬材料有限公司
專注:質量第一、價格第二《我們注重的是質量、是我們立足的標準。不是我們的價格比別人高,而是我們想要給您的質量》
24小時耐磨板熱線
2月27日,寶鋼股份吸收合并武鋼股份上市儀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寶鋼、武鋼兩大鋼鐵巨頭完成合并,鋼鐵產業超級“鋼鐵航母”正式起航。
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成立,是中國鋼鐵工業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艘“鋼鐵航母”未來將駛向何方,成為廣受關注的話題。寶武兩大鋼鐵企業下一步整合順利與否?目前進展如何?面對哪些挑戰?去年和今年的去產能情況如何?
日前,《對話》欄目邀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董事長馬國強,就寶武重組、化解過剩產能等熱點話題闡述了自己的看法。
寶武合并打造中國“鋼鐵航母”
“寶武重組進展之快超出想象”
2016年6月,寶鋼集團與武鋼集團宣布啟動重組。三個月后,雙方正式公布合并方案。寶鋼集團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將更名為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武鋼集團將整體無償劃入,成為其全資子公司。在上市公司層面,寶鋼股份和武鋼股份將采取換股的方式進行合并。
公開資料顯示,聯合重組后,寶武集團擁有員工22.8萬人,資產總額約為7300億元,營業收入將達3300億元。寶武集團擁有普碳鋼、不銹鋼、特鋼等三大系列產品,年產粗鋼規模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鋼鐵行業最具影響力的企業之一。
“從體量和規模來說,寶武集團已經是全球產量規模第二大,叫它航母也不為過。”馬國強介紹,如今寶武集團作為中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占全國產量大概7%~8%,產能占有比例不到10%。
他表示,從寶武集團目前規劃來看,并不追求產量、規模,更加追求精品、高端。但就整個鋼鐵行業整體形勢看來,目前我國鋼鐵工業集中度較低。相比而言,成熟國家前十位鋼鐵企業的產能占有率應該要超過60%,甚至70%。
在馬國強看來,寶武重組進展之快超出想象。
“寶鋼和武鋼走到一起,應該是兩家企業幾屆領導都有的一個想法。但我沒想到能推進得這么快、這么順利,這得益于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大背景。”馬國強表示,重組也得益于國務院國資委等相關部委對聯合重組給予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兩家企業廣大干部職工的支持。
“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2016年10月28日股份公司的股東大會。在集團層面的重組,(兩家公司)股東都是國資委。而在上市公司的重組層面,在大股東沒有投票權的情況下,(方案)同意率達99.75%,說明廣大中小股東對寶武重組也是充分認可的。”馬國強坦言。
一直以來,市場對于二者整合能否順利進行頗有疑慮。一方面,在鋼鐵行業,全球聯合重組的成功案例并不多。另一方面,寶鋼、武鋼雙方板材類產品重合度較高。
“產品重合是必然的結果,但是地域互補。”馬國強直言,武鋼、寶鋼分別位于長江中、下游,產品重合基本上集中在高端領域,如汽車板、電工鋼、鍍錫板,“所以我最急迫的任務就是要把研發、制造、市場、采購協同起來,盡快挖掘協同效應。”
17萬在崗員工如何調整?
“富余人員沒有想象的那么多”
寶武重組,不僅打造出了中國版的世界鋼鐵巨頭,同時也肩負了鋼鐵去產能的行業重任。
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遲京東看來:寶武集團的成立肯定是鋼鐵行業的大趨勢,是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邁出的重大一步,也是鋼鐵行業推進結構調整走出的重要一步,更標志著中國鋼鐵行業由大到強轉變的一項重大舉措。
此前,寶鋼集團、武鋼集團分別提出在2016至2018年內壓減粗鋼產能920萬噸、442萬噸。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寶鋼集團對產能任務目標“加碼”,在提前完成全年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產能壓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