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控制的溫室氣體排放每年可能使歐洲林業承受數十億歐元的額外木材損失。“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050年,自然干擾成本可能翻倍,每年將給歐洲林業部門帶來50億歐元的額外負擔,”Jan S. Mohr警告說。他與同事上周在《自然》雜志的一項研究中報告了氣候變化給歐洲木材行業帶來的巨大損失。
周五,Mohr及其同事警告稱,到本世紀末,歐盟多達15%的林業產業可能因氣候災害而遭到摧毀。當時,《木材中心》報道稱,研究人員利用歐盟范圍內的數據,結合高分辨率氣候預測和詳細的森林價值核算,首次對風暴、火災和蟲害如何侵蝕木材收入進行了逐年估算。
例如,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不斷變化的風暴路徑將導致長期云杉和松樹人工林的風倒現象急劇增加。在地中海地區,更炎熱、更干燥的夏季正在將林地變成火藥桶,為更嚴重的野火埋下隱患。而中歐地區較為溫和的冬季則為樹皮甲蟲創造了完美的繁殖環境,樹皮甲蟲的爆發可能會摧毀整片云杉和松樹林。
莫爾表示,這三個熱點地區供應著歐洲大部分的商業木材,因此預計的損失不僅關乎森林健康,還關乎國家經濟和農村生計:“忽視干擾風險會使傳統的、以產量為導向的策略容易遭受巨大的經濟和生態損失,”莫爾警告說,并強調,以短期產量為特色的同齡單一栽培在災難來臨時幾乎無法抵御。
他們的年度成本預測與長期累積估計值有所不同,表明突發沖擊如何逐年通過供應鏈層層遞進,并削弱當地經濟。莫爾及其合著者認為,年度損失信息對于設計能夠緩沖生產者遭受突然衰退影響的保險和補償方案至關重要。
調整森林管理需要實現樹種組合多樣化、采用不同齡期林分以及部署將衛星數據與實地調查相結合的先進監測系統。然而,該研究強調,如果不采取更廣泛的氣候行動,僅靠這些措施無法抵消日益增長的損失。“減緩氣候變化可以避免林業部門因干擾而產生的巨額成本,”莫爾總結道,并指出低排放路徑將使歐洲免于承擔迫在眉睫的數十億歐元損失的大部分費用。
由于木材出口占一些國家GDP的3%,莫爾表示,歐洲不能再等待氣候政策或森林改革了。他們的研究結果為政策制定者和行業領袖提供了清晰的、數據驅動的路線圖,以保護非洲大陸的森林以及依賴森林的社區免受未來風暴、火災和蟲害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