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坦桑尼亞林業研究所發布的一份由政府支持的新報告,坦桑尼亞森林貢獻了其國民生產總值的近20%,幾乎是政府估計值的五倍。
“我們的分析表明,生態系統服務——例如碳儲存、水調節、土壤肥力和授粉——對該國GDP的貢獻率高達16.7%。”坦桑尼亞自然資源和旅游部林業和養蜂司前司長、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費利西安·基拉哈馬博士表示。“如果加上3.3%的木制品貿易收入,林業在經濟中的真實份額將達到20%,遠高于國家統計局官方公布的2%至4%。”
基拉哈馬博士警告稱,這種差異源于數十年來對非市場效益的忽視:“忽視非貿易服務在我們的經濟核算中留下了一個巨大的漏洞。”他指出,并強調服務業如何支持其他重要產業,包括水力發電——坦桑尼亞近80%的電力都來自水力發電——而水力發電依賴于健康的森林集水區。農業依賴于可靠的水流、授粉和肥沃的土壤,而旅游業則依賴于該國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令人驚嘆的自然景觀。
目前,坦桑尼亞擁有超過4810萬公頃的森林,約占其陸地面積的55%,使其成為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之一。盡管天然林地擁有10,000種植物,其中包括數百種其他地方獨有的植物,但它們面臨著巨大的風險:1,456種植物可能受到威脅,另有805種植物可能受到威脅。約45%的森林覆蓋率(2100萬公頃)受到保護區和野生動物保護區的合法保護,另有2010萬公頃被指定為生產林,允許采伐。
除了直接的經濟價值外,坦桑尼亞的森林在減緩氣候變化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據估計,它們儲存了58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并充當了凈碳匯,每年封存約3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僅紅樹林生態系統每公頃就可容納79噸碳,每年吸收27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這一尚未開發的潛力可能使該國有能力參與全球碳市場。
盡管有這些好處,坦桑尼亞的森林砍伐正以驚人的速度威脅著該國的森林。報告估計,該國每年因輪耕、非法砍伐和野火而損失約47萬公頃森林。研究警告稱,如果這些趨勢持續下去,能源生產、農業和旅游業的增長可能會受到損害。恢復和可持續管理對于保障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為了彌補這一差距,研究人員正在推動采用綠色會計框架,將生態價值納入坦桑尼亞的國家統計數據。為此,他們提出了一個生態系統服務付費系統,要求包括水電公司和農業綜合企業在內的各行各業為森林保護提供資金。“正確評估我們的森林價值,確保每個人都能從其服務中受益,”魯菲吉三角洲的生態旅游運營商阿米娜·姆蘇亞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