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竹自行車好別致!”在近日舉辦的首屆“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上,南京林業大學的最新科研成果“竹自行車”吸引了眾人眼球。
用竹子代替塑料,你聽說過嗎?去年11月,我國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以竹代塑”倡議,今年,我國啟動“以竹代塑”三年行動,提出到2025年“以竹代塑”產業體系初步建立等行動目標。那么,我們距離真正的“以竹代塑”還有多遠?本報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以竹代塑”產品已廣泛運用到各個領域
除了竹席、毛筆,你遇到過什么“竹”產品?“今年夏天,我帶兒子出去旅游,在一家民宿里看到了竹牙刷、竹梳子?!薄拔疫€在網上買了竹制手提袋,雅致!”……采訪中,記者發現,新型竹產品早已走進了我們的生活。
竹子如何替代塑料?南京林業大學竹業研究院劉國華教授告訴記者,竹片可以做鍋碗瓢盆,也可以用來編織各種精美工藝品;通過超聲波分離技術等方式制成的竹纖維絲,可以代替聚丙烯等塑料原料做成床墊、汽車空調濾芯;竹片粉碎、磨漿后,經過灌注等處理,還可以搖身變成一次性紙杯、餐巾紙……
在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首屆“以竹代塑”國際研討會上,竹自行車成了“顯眼包”,說明大家對竹產品很認可也很期待。“用竹子制作的自行車車架,比一般金屬材質制造的車架少5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眲A介紹,竹材質自行車不僅低碳環保,還具有較強的減震性,實用性好。作為一種綠色低碳產品,目前我國的竹制品被廣泛用于園林綠化和建筑材料中。“以竹代塑”產品用途已覆蓋從民用到工業的各個領域。
南林大用“科創”激活竹產業
竹子是綠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質材料,很早就進入了科研人員的“法眼”。記者了解到,為了讓竹子“小材大用”,我國林業科技工作者堅持科技創新,開創了竹材利用研究新思路,提出并實踐了竹材利用的新方法。南京林業大學竹業研究院就是其中一個重要團隊。
南林大自1953年開始開展竹林生態系統科學經營研究,制定我國首個《毛竹林豐產技術》林業行業標準。在竹材科學與工程、竹木復合結構、竹源食品精深加工利用等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還協助地方建造竹類植物專類公園58個,設計打造竹景觀小鎮10余個。他們率先攻克竹材加工利用工業化的世界難題,讓國內豐富的竹子從傳統的“牙簽”“筷子”“竹席”制作走上了車廂、竹地板、集裝箱底板、清水混凝土模板等工業化生產的康莊大道。為了響應國家“以竹代塑”的號召,推進“雙碳”及“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今年5月份,南京林業大學充分發揮學校竹學基礎理論研究和應用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專門成立了竹業研究院。
“發明一種技術,可以一次性將竹條軟化、膠合、干燥和360o圓弧彎曲無損定型,實現竹質彎曲構件的免釘裝配,提高了竹質彎曲制品生產的自動化和連續化水平。采用內外側同時分段加熱的方式,使組合竹條受熱更加均勻,減少了裂痕、開膠等。通過調整動加熱模具的形狀、尺寸、弧度,可實現多層竹單板的膠接彎曲,增加彎曲件的操作厚度和多種弧度、形狀的竹材彎曲定型?!眲A向記者介紹,這一技術助力著曲竹家居產品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產業前景廣闊。
“竹牙刷柄超聲防霉及蠟質化防護技術”“竹纖維自結合成型技術”“竹質活性炭綠色制造與應用關鍵技術開發”……每一項科技創新背后是無數次攻堅克難,而驕傲就是可以帶動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