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jizz18性欧美年轻,在线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本一道久久香蕉免费,91精品久久久久亚洲国产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情資訊 > 正文

臺灣國產木材自給率不到1%

時間: 2017-02-07 11:05 來源: 中國木材網 點擊次數: 2683

    臺灣每年有600萬立方公尺的木材需求,但國產木材自給率不到1%,林務局有意提升自給率。 生活中包括家具、紙張等民生用品,都需要木材作為原料,臺灣每年木材需求量大約是600萬立方公尺,國產木材卻僅有3到5萬立方公尺而已,自給率連1%都不到。農委會計畫提高自給率,但林農指出,砍樹會碰上環團質疑及環評等問題,導致寸步難行。

臺灣國產木材自給率不到1%

    過去受林業政策影響,林業經濟效用未能有效發揮,連帶使國產材式微。林務局表示,進口木材大多數來自馬來西亞、印尼、加拿大、紐西蘭、越南、日本等國家,這些遠渡重洋而來的木材,增加了多少二氧化碳排放,甚至有可能是非法砍伐而來,為減少碳足跡哩程,同時振興山村經濟,現階段有意提高國內木材自給率至3%。

    依《開發行為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細目及范圍認定標準》規定,一般林地一次砍伐面積4公頃以上,或山坡地、沿海地區自然環境保護、一般保護區一次砍伐面積2公頃以上皆需進行環評。

    新竹縣永泰林業生產合作社理事長梁兆清說,1989年后,林務局從原本的事業單位改編成公務體系,且環保意識日漸高漲,政府做任何動作都受到環保人士高度檢視,使得林務局只能護林,這項錯誤做法導致國內木材市場萎縮。

    梁兆清表示,現在國產材在市面上少之又少,「可以說幾乎看不到」,樹木若不經營砍伐,在林中也會枯老而死,要用經濟理念去砍伐并造林,整體林地才會平衡。此外,一次砍伐超過4公頃以上的林地還要經過環境評估,對林農來說增加很多成本。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過去的規定現在是否適用,當然要重新檢討,包含一次砍伐后對野生動物棲地的減少,水土保持的影響等,都需納入評估,環評的范圍要放寬或加嚴,各界都有聲音,目前正陸續搜集各方意見進行討論。

    臺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秘書長謝孟羽指出,4公頃一次砍伐的確影響不小,但如果環境預防措施做得好,相信環評很快就會通過,經過這層審核程序,對自己,對社會、對環境也能有個交代。(中國時報)

本文關鍵字:

熱點行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