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是標新立異的代名詞嗎?
網上有這樣一句話:70后看不起80后,80后看不起90后,90后看不起00后。這一切都來源于人們對年輕一代的評價:標新立異、不穩重。標新立異對于長輩來說就是原罪,但是,現在,標新立異的80后也已經成為有想法的一代人,并且成為了家具經銷商的中堅力量。
80后是國家依法執行計劃生育后的一代人,他們身上有著鮮明的時代個性。在我們固有的印象中,80后就是標新立異、我行我素、彰顯個性的一代。他們從不在乎別人的想法,按照自己的心意活出自我的范兒。他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動。他們不屑于墨守成規,按照流傳下來的經驗工作生活。他們有想法,有創造力,也有行動力。
家具經銷商要具備什么能力
經銷商要具備的最基本的三種能力:一是管理能力;二是財力;三是眼力。
經銷商要能夠管理好自己的團隊,要懂得如何管理;經銷商還要有點財力,支撐店面的運營管理;最后,經銷商還要有點眼力,要看得清什么貨好賣,什么貨不好賣,從市場上眾多的品牌中找出最具有潛力的那一個。
除此之外,經銷商還需要做什么呢?
經銷商還必須按照市場規律來辦事,市場規律并不會因人而異,并不會因為你是哪個年代的人,就不用遵守市場規律。可能50、60年代的老板對當下的市場把握沒有80后準確,但不管是哪個年代的老板,他們都會經常看一些國際家具展、設計展,他們也會不斷吸收新的東西,而家居設計的變化也不會像電子產品變化那樣快。所以不同年代的人可能在人生觀和世界觀上面有代溝,有分歧,但是,在工作中,因為有市場規律的制約,年代不同的人都需遵守一些共同的行為規范,形成大體相似的認知。
在我們固有的印象中,80后經銷商可能會跟50、60后的工廠老板有代溝,跟工廠老板的溝通不太順暢,事實上并不是如此。潮流是一年一年改變的,工廠老板和經銷商也在一年一年地更新資訊,充實自己,工廠老板也許是50、60后,但他們請的設計師、市場總監很可能是80、90后,他們能夠把握現在的時尚走勢,能夠緊跟市場潮流,也能夠理解年輕一代經銷商的想法。每個人都在這個社會上生存,每個人都在受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的改變,這種改變只有徹底不徹底和快慢的區別,而不會有本質的區別。
經銷商經營的過程中,消費者最看重什么
一是產品。產品包括產品的設計、質量和價格,產品設計得好看,抓住消費者的眼球是第一步,吸引住消費者才能談接下來的事情;其次是產品的質量要過硬,質量永遠是品牌最好的代言人;最后是產品的價格,絕大部分消費者只會買在自己預算內的產品。很顯然,這三點都跟老板是哪個年代的人沒有關系,設計有設計師來把握,價格由成本和市場來決定,而質量的好壞則是看老板的眼界,這些都跟年代無關,而跟具體每個人的個性有關。
二是導購。作為大件商品的家具永遠是導購在賣,導購不給力,再好的產品也沒人知道,沒人介紹。
三是服務。服務包括售前和售后,售前不用說了,售后服務直接關系著一個品牌口碑的好壞,售后服務的優劣則直接影響著消費者對品牌的滿意程度。
以上都與老板或經銷商是哪個年代的人沒有直接的關系,由此可以看出,就算工廠老板與經銷商有代溝,也不會影響兩者之間的合作關系。80后經銷商需要按照市場規律來做生意,老板也要聘請專業人士來為自己做事,同時也要努力跟上社會潮流,放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