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第五屆國際林產品貿易論壇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舉辦,來自國內外林業經濟界的有關專家,圍繞林產品國際貿易中面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在會上啟動了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國際貿易信息與交流網站。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向《中國綠色時報》記者介紹,目前我國木制品產品質量提高仍存在很多制約因素,包括產品標準滯后、環保膠粘劑和制/浸膠技術相對落后、人造板關鍵設備國內制造技術有待提高、加工組合型生產技術亟待提高等。
如何借助互聯網平臺,加強林產品追溯體系,電子商務方面的有關專家表示,傳統追溯體系模式投入大、見效慢、維護難、負擔重,且不具備市場化發展基因,而產品身份證體系,不僅可以幫助傳統的林業中小企業實現“互聯網+”轉型升級,同時消費者也可以通過產品身份證輕松聯網辨識產品真偽,實現林企、消費者之間的零距離。
此次論壇還邀請了東盟友鄰國協會、相關企業和國際機構的嘉賓就林產品國際貿易中有關質量、信用、環保、木材來源合法性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對話,期以推動木材行業全方位的轉型升級。
本屆論壇由中國林產工業協會、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國家林業局林產品國際貿易研究中心、國際木文化學會主辦,中國—東盟博覽會秘書處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