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封關
大果紫檀好料難尋
據專業經營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的商家反映,自開春過后,緬甸便傳來封關的消息,特別是大果紫檀等紅木品種,均已全面禁止出口。在上游沒有新貨補充的情況下,國內經銷商也只能暫時以消耗庫存來維持企業經營。然而,少量的庫存根本難以滿足市場需要,特別是元宵節過后,隨著下游紅木家具廠家陸續恢復生產,市場對大果紫檀的需求也逐漸增加。如目前深圳觀瀾地區,每天大約有2000—3000噸的出貨量,最多一天交易量能達到7000噸。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不少貿易商紛紛奔赴緬甸,積極尋求貨源。遺憾的是,大多數商家都是空手而歸。
價格上漲
比去年同期上漲200-300%
在貨源如此緊缺的情況下,大果紫檀價格開始瘋狂走高。一方面,源頭貨源供應緊缺,不少商家為了能搶購到貨源,不斷加價。這直接推高了大果紫檀的成本價格。另一方面,報關費用上漲。商家向記者表示,自從CITES公約出臺以后,大果紫檀的報關費用不斷上漲。去年年初時期大果紫檀報關費用只要1200元/噸,今年已經漲至2500元/噸。此外,運輸、人工等費用的上漲也對大果紫檀價格提供了一定的推升動力。
受多方面因素的推動,目前大果紫檀直徑20cm左右,且質量較為一般的成本價已經報至2.6萬元/噸左右,國內市場銷售價已經報至2.8萬元/噸左右,而直徑50cm左右且質量好的成本價已經攀升至3.6萬元/噸。國內市場價報至3.8萬元/噸,個別材料甚至報至4—4.5萬元/噸左右。比去年同時期上漲了超過200—300%,漲幅相當驚人。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大果紫檀貨源緊缺,價格高漲,但是在國內市場卻遭遇到了兩極分化。其中質量好的大料市場走貨相當旺熱,大多剛到市場即刻被家具商家訂走。而直徑偏小的差料交投氛圍則處于平淡的態勢。商家反映主要是因為成本價太高,而且出材率偏低,難以滿足下游家具商家的要求。因此也就出現了國內市場大果紫檀好料極度緊缺,而差料尚有存貨的分化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