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際熱帶木材組織(ITTO)季刊《熱帶林通訊》2013年第2期報道,ITTO在秘魯實施了木材來源合法性驗證技術研究項目。該項目始于2008年,旨在建立紅木木材從秘魯熱帶森林直到美國最終消費者的木材追蹤系統。該項目的具體目標包括促進秘魯出口木材的可追蹤性,評估出口鏈狀態,并確定木材追蹤系統的執行條件(包括該系統由秘魯公司自愿執行的體制和預算需求)。
該項目的一個關鍵成果是提出在全國林區廣泛實施這種追蹤系統的建議。該建議指出,在秘魯需要實施木材追蹤系統的理由如下:(1)“秘魯-美國自由貿易協定”中涉及的森林相關議程要求具有符合美國“雷斯法案”的木材可追蹤性。秘魯和歐盟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也涉及有關“森林執法、施政和貿易行動計劃(FLEGT)”規定的木材追蹤性。(2)木材可追蹤性有助于在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公約(CITES)相關方面改進業績報告,瀕危野生動植物保護公約規定出口紅木(大葉桃花心木)和雪松要持有出口證書。(3)主要市場對用于證明木材合法性和木材生產林可持續管理的可核實信息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對木材產品進行從森林到最終消費者的跟蹤。在這方面,政府的信息被認為是不夠可靠的,因此需要國際認可的獨立認證。(4)電子化的木材來源追蹤性可增強和完善現有的自愿認證計劃,如FSC森林認證計劃。木材追溯系統的全面實施有利于特許經營者和社區向市場證明其產品的合法和可持續來源,從而也使秘魯的森林特許權制度更加鞏固。
國際熱帶木材組織在秘魯烏卡亞利省開展的這個試點項目對10株紅木進行從森林到木材加工和鋸材銷往最終目的地美國的整個過程進行了跟蹤。試點項目采用的樹木來自與巴西交界的邊境附近的土著社區Yaminahua El Dorado,并得到當地森林主管機構“Venao森林公司”的配合。
電子化木材跟蹤系統試點項目使用射頻識別技術(RFID)和條碼識別技術作為電子化產品代碼(EPC)的技術基礎,可以提供每個生產鏈環節的信息。EPC是全球唯一的國際識別代碼,可以避免重復和復制的可能性,是透明和可靠的全球共享數據的方式。EPC可以為任何有形產品提供唯一的標識,可以被用來識別數以百萬的相似產品和對象。條碼和RFID預計將長期作為EPC的重要技術手段,其成本也會越來越低。
在這個木材跟蹤系統的執行過程中,RFID芯片被放置于活立木、樹樁和原木內,而后續各環節生產出的木材產品上則使用條形碼標簽,從而使FSC森林認證和編碼方法以電子化方式得以升級。在未來,這些電子化的數據可以在Web上發布,從而向公司、認證機構、政府機關和最終消費者提供透明的全過程監控。RFID芯片的好處是能夠以多媒體格式整合社會和環境信息。除了一般商業數據外,它們還可以用來向最終消費者傳達其他信息,如土著社區的歷史和文化特色(秘魯亞馬孫森林的1/3由土著社區擁有)。
該項目的指導委員會于2009年8月成立,同時開始運作電子化木材跟蹤系統。該項目聘用MAP GeoSolutions公司從事以下工作:①對木材進行電子化清查;②利用全國最先進的衛星技術確定被跟蹤木材位置的地理坐標;③對立木以及采伐后的原木和樹枝進行編碼;④安置RFID芯片和標簽;⑤測量;⑥建立一個從立木到原木的轉化率數據庫。在開展這些工作過程中,MAP GeoSolutions與Venao森林公司密切合作。
作為木材跟蹤過程中的第1階段,木材從森林貯木場,通過木材檢查站、內河運輸點,被跟蹤至普卡爾帕市鋸木廠。在木材跟蹤過程中,對木材檢查站、運輸單、相關證件以及私營部門和公共部門進行調查。
接下來的1個月,在普卡爾帕市Venao森林公司的鋸材廠完成了木材跟蹤的第2階段。在這個階段,除了對監管鏈進行檢驗外,還對鋸材的出材率監測數據進行記錄。
木材跟蹤第3階段的主要是監測木材經木材檢查站從普卡爾帕市到利馬的過程,審查CITES出口證書,對木材從卡亞俄港航運至利馬的過程進行跟蹤。最后階段是對紅木鋸材抵達美國新奧爾良港,即到達最終消費者的過程進行跟蹤。
該試點項目下開展的工作正在擴大到國家層面,用于跟蹤來自秘魯全國森林的木材。(徐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