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經專家鑒定發現,在秦兵馬俑一號坑戰車上的籠箙,其材質竟然是木中之王梓木所做,在研究過程中,考古專家還有了意外收獲,在籠箙器壁的朽跡中意外地發現了絲織品的遺存。
秦俑坑內首次發現籠箙
2009年,考古人員在對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發掘中,在G9過洞內發現了三處籠箙遺存,內裝有銅箭頭,分屬于兩輛戰車,籠箙還是秦俑坑內首次發現。
籠箙是什么呢?秦俑之父袁仲一介紹,籠箙是為車內配置的容器,就是放在戰車上的小箱子,里面裝有弓弩等兵器,奇怪的是,這次發現的籠箙都沒有蓋子。
一號車籠箙長88~91厘米,寬50厘米,殘高25厘米,二號車籠箙和一號車差不多。考古人員采集了一號車和二號車的籠箙木炭樣品,經鑒定發現,籠箙的木炭為梓樹屬木材炭化而成,也就是說這些箱子是梓木所做。
梓樹屬落葉喬木,我國分布有6種,梓樹、楸樹、藏楸、黃金樹、滇楸和灰楸。由于梓樹屬木材特征差異非常微小,因此統稱梓木,梓木容易干燥,無翹曲和開裂現象,尺寸性穩定,耐腐性強,抗蟻蛀,切削容易,切面光滑,紋理通直,花紋美觀,是我國歷代用材最廣的優良木材之一,也是制作器具之良材。